首都機場T2免稅店將迎新主人 中國國旅不斷擴張的免稅業務有多賺錢?
首都機場T2免稅店將迎新主人 中國國旅不斷擴張的免稅業務有多賺錢?
記者 趙天宇 轉載于每日經濟新聞 2017年7月03日
機場免稅店到底有多賺錢?從首都機場T2免稅店便可見一斑。
7月1日,中國國旅公告稱,子公司中國免稅品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中免公司)成為首都機場T2國際區的第一中標候選人;日上免稅行(中國)有限公司 (以下簡稱日上中國)則成為T3國際區的第一中標候選人。
而隨著日上中國的入選,距離中免公司完成日上中國51%股權的收購又近了一步。如果日上中國最終如愿中標,則中免公司和日上中國都成為中國國旅麾下資產。
而據其披露的財務數據,經營首都機場免稅店的日上中國去年一年營收44.27億元,凈利潤3.77億元。而在新的招標條件下,免稅店與機場分成比例將提升不少,即將入主的中免公司能否像以前一樣賺錢還有待觀察。記者試圖聯系中國國旅,截至發稿未獲答復。
免稅巨頭聯手投標
2017年2月,北京首都機場商貿有限公司對外發布招標公告,對首都機場國際區免稅業務招標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。根據項目招標公告,招標范圍共分兩個標段,第一標段為T2航站樓國際出境隔離區域及國際入境區,第二標段為T3航站樓國際出境隔離區域及國際入境區。新一輪經營期限為8年。
中國國旅子公司中免公司參與投標。7月1日,中國國旅披露,中免公司成為第一標段的第一中標候選人,日上中國則成為第二標段的第一中標候選人。
據披露,上述項目尚處于中標候選人公示階段,能否最終中標,并簽訂正式項目合同,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日上中國最終中標與否,直接關系著中免公司對其收購的結果。2017年3月,中免公司與日上上海和日上集團簽署協議,中免公司以3882萬元受讓日上上海、日上集團合計持有的日上中國51%的股權。而這次交易能否實現,仍取決于日上中國能否中標首都機場第二標段的免稅店經營權。
這場收購在幾個月前已有消息傳出。由于中免和日上的實力不容小覷,它們的聯手也引發廣泛關注。Moodie數據顯示,在2015年全球旅游零售商收入排名中,日上免稅行(Sunrise Duty Free)以13.44億歐元位居第十位,中免(China Duty Free Group)則以11.6億歐元排在第12位。
日上免稅行是一家經營機場免稅店的專業機構,目前經營的事業分布在我國的重要門戶機場,即北京和上海,包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(T2和T3)、上海浦東國際機場(T1、T2)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(T1航站樓)。
免稅業務成“利潤奶牛”
這場收購中,不難看出中國國旅對首都機場免稅經營權志在必得的心態,希望持有優質公司繼續擴張免稅業務。中國國旅闡述原因稱,鑒于首都機場國際區免稅業務招標項目的重要性,公司希望加大同時獲得中標T2和T3航站樓免稅業務的機會,擴大公司免稅業務的市場份額,降低投標風險,提升經濟效益,并為未來中標后的運營創造良好條件。
免稅店在中國國旅的業務體系中,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。2016年中國國旅年報顯示,免稅商品銷售收入87.8億元,占總營收的39.2%;中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17.3億元,與中國國旅的歸母凈利潤 18.08億元相比,占到約96%。日上中國的盈利能力也較為可觀,2017年1~2月營收9.24億元,凈利潤約0.61億元。
記者注意到,日上中國以2017年2月28日為評估基準日,凈資產為0.76億元,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其全部股權估值也為7612萬元。不過,評估基準日2個月前,在2016年末,日上中國的凈資產為13.48億元,當時日上中國資產總額為18.13 億元,與2017年2月末時的資產總額18.37億元相差并不多。
日上中國目前在首都機場T2、T3航站樓經營出境和進境免稅店,其中T2航站樓從2005年開始營業,T3自2008年開始營業。若中免公司成功中標首都機場T2航站樓免稅業務經營權,將彌補在中國國旅免稅業務在北京市場的短板,使公司免稅業務市場份額得到明顯提升。
對于免稅店而言,規模效應將直接影響其采購議價能力。例如,世界第一大免稅集團Dufry,2016年免稅業務毛利率超過70%,毛利率的提升主要來自其規模效應。興業證券研報認為,銷售額的提升和免稅渠道的改善,將幫助中國國旅提高其毛利率水平。